(四) 生动
 不同修辞的比较
1. 下列几种情况,虽有“像”“仿佛”等词,但不是比喻句:
 
(1) 同类比较:她的性格很像母亲。
(2) 表示猜度:这天黑沉沉的,好像要下雨了。
(3) 表示想象:她仿佛听见了她的心脏跳得非常厉害。
(4) 表示列举:社会主义的中国,在党的阳光照耀下,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,像雷锋、焦裕禄等。
2. 比拟和比喻的异同:
比拟和比喻的相似之处在于均涉及甲、乙两事物相比,甲、乙两事物有可比性。其不同点在于:
 
(1) 比拟是仿照“拟体”(被模拟的事物)的特征模写本体,重点在“拟”(即“比作、当作”),干脆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写,甲乙两事物不分主从,浑然一体;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,重点在“喻”(即“比方”), 即以乙事物(喻体)来说明甲事物(本体),甲乙两事物有主有从。
(2) 比拟中,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,浑然一体,本体必须出现,拟体一般不出现;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,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,而喻体必须出现。
(3) 比喻的喻体往往以名词性词语的形式出现,表示一种实体;比拟中起比拟作用的部分则是描述性的,其表现形式为动词性词语或形容性词语。
3. 借代和借喻的异同:
借代和借喻有相似处,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,事物本体不出现。但是也有不同之处:
 
(1) 借代的本质是“代”,是以事物的某种特征来代指本体,并没有可比对象;而借喻的本质是“喻”,虽然它的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,但隐含着可比的对象(即本体)。
(2) 借代的作用是“称代”,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,其代用的词大多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,不能起描写作用;而借喻的作用是“比喻”,一般可以对未出现的本体起描写作用。
(3) 借代是“代而不喻”,没有可比物,不能改为比喻;借喻是“喻中有代”,一般可以补进“本体”和“喻词”,改为明喻或暗喻。
(4) 在一篇文章中,如果前面出现了“××像××”的比喻句,后文直接使用喻体,这就成了借代。
4. 夸张与比喻、比拟的关系:
 
夸张就是故意言过其实,以期给人造成深刻的印象,它一般有“直接夸张”与“间接夸张”之分。“直接夸张”就是直接把某事物加以夸大,如“白发三千丈”。“间接夸张”就是借助于比喻、比拟等手法使夸张,如“放开喉咙唱山歌,山歌如同牛毛多”,这是借助比喻来夸张;“这一带的土壤好极了,你种下一根车杠,就能长出马车来”,这是借助比拟来夸张。
因为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、比拟等辞格来表现,所以,二者的区别主要看有没有夸张的成分。如果有夸张的成分,尽管使用了比喻或者比拟的修辞格,也应当归于夸张。
5. 对偶和对比的区别:
 
(1) 对比的基本特点是“对立”,对偶的基本特点是“对称”。
(2) 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,它要求结构相称,字数相等;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,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,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。
(3) 对偶里的“反对”(如“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”)就意义来说是对比,就形式来说是对偶,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。
6. 排比与对偶的区别:
 
(1) 排比必须由三项或三项以上构成,而对偶仅限于上下两句。
(2) 排比在字数上无严格要求,只要求结构相同或相似即可,而对偶则要求字数相等或相近,且结构完全相同。
 
(3) 排比的各项多有相同的词语做提挈词语,而对偶的上下句一般忌用相同的词语(宽对不那么严格)。
(4) 排比一般只表示相近或相关的意思,而对偶则表达相对、相反或相连的意思。
7. 排比和反复的区别:
 
(1) 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,反复只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就可以构成。
(2) 从语言单位的文字看,排比和层递的各语句之间有时只有个别字相同,但反复必须是语句中所有的字都相同。
8. 设问和反问的区别:
 
设问和反问的不同主要在于:设问句的特点是有问有答或提醒读者思考,往往在篇首或段首,目的是提醒读者注意,且必须用问号。例如: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?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?不是。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?不是。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,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、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。
反问句的特点是有问不必答,问中已有明确答案,常常在段中或末尾,目的是加强语气,表示肯定,突出强烈的感情,所以有时可用叹号。例如:虽然天山这里并不是春天,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呢?
修辞的运用
1. 比喻的运用:
(1) 喻体要常见、易懂。比喻用喻体表示本体,如果喻体不是读者熟知的事物,就达不到比喻的目的。
(2) 比喻要贴切。必须对喻体和本体的共同点做认真的分析概括,如果忽视了这个共同点信手拈来,就容易在比喻的运用中喻而不当,制造不伦不类的语言垃圾。
(3) 要注意思想感情。选用什么事物打比方往往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,如:体育运动场上,运动员们跑起来像兔子一样,简直要飞起来。句中把“运动员的奔跑”比喻成“兔子一样”,由于感情色彩不得体,从而使语言表达失去光彩。
2. 比拟的运用:
(1) 运用比拟必须是自己真实感情的流露,感情必须符合所描写的环境气氛,如:秋雨跳着欢乐的舞,一下就是几天,什么活也干不了,真闷死人。本句比拟显得与感情不协调。秋雨连绵,闲待着没事干使人烦闷,很难有欢快的心情。
(2) 进行比拟的人和物在性格、形态、动作等方面要有相似或相近之处,才能把物写得像真正的人一般,或把人写得像真正的物一般。
 
3. 借代的运用:
(1) 借体和本体关系密切,借体必须能突出地代表本体,具有鲜明的代表性,让人一听就明白所指的事物。有时需要在上下文中对借体有所交代,使读者明白本体是什么。如:我家兄妹很多,已有两个五角星,两枚大学校徽。由于“五角星”既可指解放军,也可指铁路工人;“校徽”可代学生,也可代教师甚至校长;因此,不符合“鲜明的代表性”,会造成歧义。
(2) 借体往往带有褒贬色彩,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,用人物特征作借体时,要注意褒贬色彩。代表正面人物时,宜用褒义的称号,反之则用人皆厌恶的事物来代反面人物。如“诸葛亮”等作借体,常用来指代正面人物,而“三只手”等作借体,常用来指代反面人物。
(3) 借代不当常表现为本体和借体之间关系不明确。
4. 夸张的运用:
(1) 夸而有据,夸而有节。夸张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,要合乎情理,把握分寸,否则就很难给人以真实感。如:“平原上整天都在刮着扬天揭地的老黄风。人们就在这大风中刨地耕地……”风既然那么大,人们怎么还能刨地种田?自相矛盾。又如:“她讲到她受到的痛苦时,眼泪就像自来水管似的喷射出来。”这句的夸张有失真实。
(2) 夸张要明确、显豁,突出夸张的特点,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,在事实与夸张之间模棱两可。如:屋里静极了,就连掉下一枚小钉子也听得见。这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。
(3) 要注意夸张的具体表现。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、比拟等辞格来表现。
(4) 运用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,如科技说明文、说理性文章以及公文等就很少用,甚至不用夸张,以免歪曲事实,表意不明。叙述、描写、抒情性文章恰当地运用夸张则能增强文采。
(5) 如果夸张脱离了现实基础,或与思想感情不协调等,易造成夸张不当。
5. 对偶的运用:
(1) 对偶与排比在结构和作用上有明显的区别:第一,对偶项只能是两个,排比句却至少有三个;第二,对偶在字句上的要求比排比严格;第三,对偶的目的是使上下联互相映衬或补充,排比的目的是要加强语气。
(2) 现代人写的对偶有时上下联对得并不是很工整,上下句字数相等(个别时候还会差一个字),结构只是基本相同,字面还可以重复,在词性、平仄上也不讲究,如:虚心使人进步,骄傲使人落后。组成对偶的上下句之间的联系可以概括为三种:如果上下句意思相近,是从两个角度说明同一个内容,前后互补,就是“正对”。如:墙上芦苇,头重脚轻根底浅;山间竹笋,嘴尖皮厚腹中空。如果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,互相映衬,以更好地揭示事物本质,就是“反对”。如:横眉冷对千夫指,俯首甘为孺子牛。如果上下句之间包含因果、承接、条件之类的关系,就是“串对”。如: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。
示例 下列诗句与“墙头雨细垂纤草”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(  )
A. 水面风回聚落花      B. 数峰无语立斜阳
C. 楼上春容带雨来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D. 蝉曳残声过别枝
 
答案:A
 
“对仗”有其规则:词性相当(名词对名词,动词对动词,形容词对形容词等);结构相称(主谓、动宾、定中等)。由此可知:“墙头”可对“水面”和“楼上”(定中短语相对),“雨细”只能对“风回”(主谓短语相对),因此“墙头雨细”只能和“水面风回”相对。
6. 排比的运用:
排比的运用,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,不能单纯追求形式,失之于滥。如: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、学习的模范、学习的表率。这句中几个词语意义相同,生硬的排列,显得重复,无病呻吟。
  示例 请在下面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语句。要求:运用比拟,与前面的语句构成排比,语意连贯。
水,有着很强的可变性:伸长脖子,就变成了江河;站直身子,就变成了喷泉;        ,        。 
 参考答案:宁静了性格,就变成了镜子。
 
本题综合考查考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、句子的仿写、语言连贯等方面的能力。做题时要审清题意要求:运用比拟,将水人格化,还要与前面的语句构成排比,那就需要同样的句式,还要注意语意的连贯。
7. 反复的运用:
(1) 运用反复,必须要符合表情达意的需要。反复不是“重复”,不必要的反复,会使文章语言啰唆、累赘;没有充实的内容,强烈的感情,一味采用反复的形式,会让人厌烦。
(2) 必须要抓住关键的词句段进行反复,不是随便重复某些语句都可以的。
8. 设问的运用:
设问要用在必要的地方,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,用得恰到好处;误用或滥用设问,非但不能增强文采,相反,还会削弱语言的表达效果。
9. 反问的运用:
运用反问句时要注意三点:
(1) 反问是只问不答,问中有答。这就要求隐含在问句中的答案必须明确。
(2) 反问句常用在叙述、描写、抒情的后面,以加强语气。
(3) 反问时,要问得自然,不要强问。